雷射光療中心03-5351315
健保門診掛號03-5359779

異位性皮膚炎

住在身體裡的癢癢怪獸

atopic

「醫師,我的小朋友從幾個月大開始就全身發癢、起紅疹,嚴重的時候還會流湯流水,全身到處抓,有時候早上起床連棉被上也是抓破皮的血跡,我的心都快碎了…」

在門診,常會遇到這樣擔憂的家長抱著一個紅通通、全身都是屑屑和抓痕的孩子來求診,這是典型的異位性皮膚炎的表現。在急性期可能是發紅、起丘疹,嚴重時可能流湯流水,慢性則會有乾燥、脫屑、苔蘚化等變化,由於病灶非常癢,病人往往會抓出許多傷口,甚至出現次發性感染、結節性癢疹等。蔡坤穎醫師指出,此病通常從嬰幼兒期就會開始發病,約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1歲內就出現病灶,真正超過5歲才發病的不到20%。據統計,約有10-20%的孩子有程度不等的異位性皮膚炎,而成人的盛行率則在1-3%之間。異位性皮膚炎是溼疹家族的一員,但並不是所有的溼疹都是異位性皮膚炎。要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,必須符合下面的表現:

 

「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有這樣的皮膚病?我跟先生只有一點點鼻子過敏而已,也沒有皮膚的問題啊?」

陳宛玎醫師說,異位性皮膚炎形成的原因非常複雜,包括:遺傳基因(現在已經有商業的方法可以檢驗相關的基因,但並非全部的致病基因都已經被找出來)、皮膚屏障的受損、免疫系統偏向過敏方向、發炎物質(Cytokine/chemokine)的異常。也因為這個病和遺傳有關,父母有過敏體質(包括:異位性皮膚炎、氣喘、過敏性鼻炎)及家族史就變會輔助診斷的一項依據。


「我的孩子長大有機會會好嗎?大概要到幾歲才會比較好啊?長大以後會出現其他問題嗎?」

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有50-80%會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(異位性皮膚炎、氣喘、過敏性鼻炎,合稱過敏三部曲),但通常是在年紀略大後才出現。此病通常是小時候比較嚴重,到長大會慢慢進步,約有40-60%的病人在5歲後病情就開始緩解(尤其那些一開始病情就較輕微的,進步得更是明顯)。真的到青春期以後病灶還持續存在的,其實不到五分之一,即使還有病灶,也會比小時候輕微得多。如果在孩童時期就有較大範圍的發作、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的病人、父母或兄弟姊妹有明顯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史、較早就發病的、血中IgE 值非常高的,整體的病情會較為嚴重,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久。


「生活上我可以為他注意些什麼嗎?如果我還想生下一胎,是不是也會這樣子?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下一胎發病的機率嗎?最近好像流行什麼溼敷療法和泡漂白水,真的有用嗎?」

陳宛玎醫師指出,保溼是所有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最重要的功課,所以選擇一個適合的乳液全身塗抹(在嚴重的病人,可以選擇滋潤度較高,或含有神經醯胺成份的乳液),是每天的例行功課。如果能用溫水泡澡5-10分鐘,出來擦乾後立刻擦上乳液,會更有幫助。在美國最新的研究,如果孩子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高風險者,建議從出生3週大開始(必須排除早產、已經有感染等問題),全身擦高保溼性的乳液(一天1-2次,至少擦6個月的時間),可以減少將近一半的異位性皮膚炎發生機率,如果有認真擦乳液,即使孩子還是出現了異位性皮膚炎,嚴重度也會大幅減輕。所以如果爸媽的第一個孩子已經是異位性皮膚炎,本身又都有過敏體質,建議第二個孩子出生3週後,就全身擦乳液。在生活上要特別注意環境清潔、衣物上儘量以棉質、涼爽通風不易摩擦的材質為主,至於飲食上並不需要特別忌口,由於可能惡化病情的食物每個人不一樣,所以除非是吃了立刻造成病情惡化,那就建議那項食物不要吃,否則不需要特別不吃哪一類的食物(即使是孩子在嘗試副食品時,也什麼都可以嘗試,並不需要像傳統觀念一樣,認為過敏體質的要一歲以後才能吃海鮮,其實2016年的研究顯示,反而早一點接觸,之後對那項食物發生過敏的機率是較低的)。最近最被熱烈討論的溼敷療法,的確對於嚴重而難以控制的異位性皮膚炎會有幫助,但由於溼敷療法也可能增加某些皮膚感染的機率,所以需要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,並在醫師的指導下才適合進行。而前陣子媒體上廣為流傳的泡漂白水治異位性皮膚炎,其實只適合在有反覆感染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而且如果漂白水的濃度稀釋不當,反而可能造成皮膚刺激甚至灼傷,要特別小心。


「我們到底該怎麼治療呢?」

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很多,醫師會視病人的嚴重度來做藥物的選擇,下表是常見的治療方式:

在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的路上,其實最重要的是配合醫師的指示調整生活、需要時使用藥物,並放鬆心情(情緒上的壓力、焦躁是異位性皮膚炎一個很重要的惡化因素),這樣就有機會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,擊敗這隻住在身體裡的癢癢怪獸。


延伸閱讀

照光治療  ►汗疱疹 白斑  異位性皮膚炎 乾癬 

atopic

「醫師,我的小朋友從幾個月大開始就全身發癢、起紅疹,嚴重的時候還會流湯流水,全身到處抓,有時候早上起床連棉被上也是抓破皮的血跡,我的心都快碎了…」

在門診,常會遇到這樣擔憂的家長抱著一個紅通通、全身都是屑屑和抓痕的孩子來求診,這是典型的異位性皮膚炎的表現。在急性期可能是發紅、起丘疹,嚴重時可能流湯流水,慢性則會有乾燥、脫屑、苔蘚化等變化,由於病灶非常癢,病人往往會抓出許多傷口,甚至出現次發性感染、結節性癢疹等。蔡坤穎醫師指出,此病通常從嬰幼兒期就會開始發病,約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1歲內就出現病灶,真正超過5歲才發病的不到20%。據統計,約有10-20%的孩子有程度不等的異位性皮膚炎,而成人的盛行率則在1-3%之間。異位性皮膚炎是溼疹家族的一員,但並不是所有的溼疹都是異位性皮膚炎。要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,必須符合下面的表現:

 

「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有這樣的皮膚病?我跟先生只有一點點鼻子過敏而已,也沒有皮膚的問題啊?」

陳宛玎醫師說,異位性皮膚炎形成的原因非常複雜,包括:遺傳基因(現在已經有商業的方法可以檢驗相關的基因,但並非全部的致病基因都已經被找出來)、皮膚屏障的受損、免疫系統偏向過敏方向、發炎物質(Cytokine/chemokine)的異常。也因為這個病和遺傳有關,父母有過敏體質(包括:異位性皮膚炎、氣喘、過敏性鼻炎)及家族史就變會輔助診斷的一項依據。

「我的孩子長大有機會會好嗎?大概要到幾歲才會比較好啊?長大以後會出現其他問題嗎?」

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有50-80%會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(異位性皮膚炎、氣喘、過敏性鼻炎,合稱過敏三部曲),但通常是在年紀略大後才出現。此病通常是小時候比較嚴重,到長大會慢慢進步,約有40-60%的病人在5歲後病情就開始緩解(尤其那些一開始病情就較輕微的,進步得更是明顯)。真的到青春期以後病灶還持續存在的,其實不到五分之一,即使還有病灶,也會比小時候輕微得多。如果在孩童時期就有較大範圍的發作、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的病人、父母或兄弟姊妹有明顯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史、較早就發病的、血中IgE 值非常高的,整體的病情會較為嚴重,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久。

「生活上我可以為他注意些什麼嗎?如果我還想生下一胎,是不是也會這樣子?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下一胎發病的機率嗎?最近好像流行什麼溼敷療法和泡漂白水,真的有用嗎?」

陳宛玎醫師指出,保溼是所有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最重要的功課,所以選擇一個適合的乳液全身塗抹(在嚴重的病人,可以選擇滋潤度較高,或含有神經醯胺成份的乳液),是每天的例行功課。如果能用溫水泡澡5-10分鐘,出來擦乾後立刻擦上乳液,會更有幫助。在美國最新的研究,如果孩子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高風險者,建議從出生3週大開始(必須排除早產、已經有感染等問題),全身擦高保溼性的乳液(一天1-2次,至少擦6個月的時間),可以減少將近一半的異位性皮膚炎發生機率,如果有認真擦乳液,即使孩子還是出現了異位性皮膚炎,嚴重度也會大幅減輕。所以如果爸媽的第一個孩子已經是異位性皮膚炎,本身又都有過敏體質,建議第二個孩子出生3週後,就全身擦乳液。在生活上要特別注意環境清潔、衣物上儘量以棉質、涼爽通風不易摩擦的材質為主,至於飲食上並不需要特別忌口,由於可能惡化病情的食物每個人不一樣,所以除非是吃了立刻造成病情惡化,那就建議那項食物不要吃,否則不需要特別不吃哪一類的食物(即使是孩子在嘗試副食品時,也什麼都可以嘗試,並不需要像傳統觀念一樣,認為過敏體質的要一歲以後才能吃海鮮,其實2016年的研究顯示,反而早一點接觸,之後對那項食物發生過敏的機率是較低的)。最近最被熱烈討論的溼敷療法,的確對於嚴重而難以控制的異位性皮膚炎會有幫助,但由於溼敷療法也可能增加某些皮膚感染的機率,所以需要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,並在醫師的指導下才適合進行。而前陣子媒體上廣為流傳的泡漂白水治異位性皮膚炎,其實只適合在有反覆感染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而且如果漂白水的濃度稀釋不當,反而可能造成皮膚刺激甚至灼傷,要特別小心。

「我們到底該怎麼治療呢?」

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很多,醫師會視病人的嚴重度來做藥物的選擇,下表是常見的治療方式:

在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的路上,其實最重要的是配合醫師的指示調整生活、需要時使用藥物,並放鬆心情(情緒上的壓力、焦躁是異位性皮膚炎一個很重要的惡化因素),這樣就有機會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,擊敗這隻住在身體裡的癢癢怪獸。

延伸閱讀

照光治療  ►汗疱疹 白斑  異位性皮膚炎 乾癬 

蔡坤穎
蔡坤穎 醫師
現任
  • 安慎診所 皮膚科/雷射光療中心 院長
學經歷
  •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第一名畢業
  • 台大生物醫學碩士學位
  •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/總醫師/專科醫師
  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皮膚科主治醫師
  •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美容醫學注射技術訓練指導員
  • 台積電特聘總廠員康診所皮膚科門診
陳宛玎
陳宛玎 醫師
現任
  • 安慎診所 皮膚科/雷射光療中心 主治醫師
學經歷
  •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第一名畢業
  • 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
  •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/總醫師/專科醫師
  •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
  •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皮膚科會員/專科醫師
  •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
SHARE/分享
頁面往上

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(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)